目录

向全球经济战的转变 -- 《乌克兰战争与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公开危机》连载

目录
编者按:《乌克兰战争与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公开危机》(The Ukraine War and the Open Crisis of the Imperialist World System)由德国马列主义党(MLPD)领导人斯史蒂芬·恩格尔、加比·费希特纳、莫妮卡·加特纳-恩格尔撰写。本文发表于2022年7月,全文共分八章。本刊正连载此文,本期刊登的是第四章“向全球经济战的转变”。
来源:德国马列主义党网站
链接:https://www.mlpd.de/english/2022/the-ukraine-war-and-the-open-crisis-of-the-imperialist-world-system


北约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大规模制裁,将其作为战争的武器:欧盟于(2022年)2月23日实施了第一轮制裁,截至6月3日前又进行了五轮制裁;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和瑞士也对俄罗斯开展了进一步的制裁行动。

首先,包括俄罗斯寡头们以及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总统普京在内的1091人和80个组织被禁止入境和冻结资产。

然后,俄罗斯的公司和银行成为了目标:俄罗斯国有企业的股票不能再在欧盟交易;俄罗斯银行(包括俄罗斯中央银行)不能再在欧盟借出或借入资金。7家俄罗斯大型银行已被逐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

接着,又针对俄罗斯经济的进出口进行了制裁。北约领导下的西方国家叫停了新建成的天然气管道“北溪2号”。它们还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货运代理在欧盟活动,禁止悬挂俄罗斯国旗的船只进入欧盟港口。此外,它们有针对性地禁止了向俄罗斯出口总计100亿欧元的高科技产品,延长了进口禁令,并禁止俄罗斯签署公共合同和涉足欧洲的基金。随着第六套制裁措施的出台,欧盟开启了石油禁运,而这只适用于油轮,不适用于管道输送。

整个制裁具有全球经济战的性质,对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产生了相应的影响。与经济制裁能够停止战争的荒谬承诺相反,它们丝毫没有直接影响战争的具体进程。

德国基民盟(CDU)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认为,对俄制裁政策的目的是“打断俄罗斯工业-军事复合体的脊梁骨”。

因此,从战略上讲,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摧毁俄罗斯的经济,阻止该国进一步崛起为一个新的帝国主义大国。

在国际化生产的背景下,由于全世界154个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甚至北约成员国土耳其等大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参与制裁俄罗斯,因此北约很难实现其目标。例如,中国用于替代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及将俄罗斯400家银行联系起来的俄罗斯央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系统,帮助俄罗斯规避了金融制裁。再比如,印度80%的石油需求都需要进口,而就在(西方)做出制裁决定前后,印度与俄罗斯达成了一项“从俄罗斯进口300多万桶原油”的协议。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往来,将其视为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剥削的盟友。而有些国家也希望实现自己的帝国主义野心。

此外,欧洲与必需的替代能源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并不顺利。在与卡塔尔达成替代性天然气供应协议后不久,这个反动的酋长国就要求保证以离谱的价格购买至少20年。然而,预计德国到那时已几乎完全放弃化石能源了。

与西方各国政府所有冠冕堂皇的意图声明相反,首当其冲地承担帝国主义制裁政策的恰恰是俄罗斯的群众,而不是应负主要责任的战争贩子和寡头。仅在莫斯科,就有20万雇员失去了工作,因为外国公司停止了运营,国际供应链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切断。2022年3月,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升至17.3%。

直到2021年,俄罗斯仍是德国最欢迎的贸易伙伴和份额占55%的天然气供应国。2022年4月中旬,俄罗斯仍在以每天2.4万亿瓦时的能力(向德国)输送天然气。此外,德国约50%的煤炭进口和约35%的矿物油进口都来自俄罗斯。

德国能源、化工和钢铁企业至今仍尤其受益于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它们不希望制裁走向极端。巴斯夫(BASF)首席执行官马丁·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严厉警告德国联邦政府不要叫停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这样的措施“可能会使德国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并破坏我国的繁荣。”

与资产阶级宣传中的北约和欧盟的大团结相反,早在2022年3月7日,德国工业联合会(BDI)主席西格弗里德•鲁斯沃姆(Siegfried Russwurm)就断然拒绝了美国政府让德国经济与中国和俄罗斯脱钩的要求:

“我们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接受美国政府的命令。(普京的)罪行并不是全球贸易和全球分工的终结。交换而非孤立,仍然是我们的原则。”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对天然气禁运带来的威胁回应道:“如果一夜之间就这样做,那么德国和整个欧洲就将进入深刻的衰退。”对大规模政治抗议以及反对将战争危机转嫁至群众头上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的恐惧,是德国联邦政府处理危机的动力之一。

然而,随着北约战略的改变,联邦政府也于4月底放弃了以前的拘谨。它越来越公开地把危机和战争的负担强加给人民。在制裁政策的推动下,对食品、各种原材料和能源产品的投机,本身就极大地加剧了通货膨胀。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为部分人口制定的所谓“救济方案”,只具有短期的抑制作用。讽刺的是,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竟这样为对俄罗斯的石油禁运辩护:

“之后当价格上涨时,就意味着是强制的。而这是可以……也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阶级合作和牺牲精神的宣传成了心理战的基本要素。互联网门户网站Telepolis揭露说:

“因此,关于当前通货膨胀是乌克兰战争产物的说法只是一个骗局。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没有因为战争而歉收……天然气和石油也在以商定的价格从俄罗斯流向西方。……价格并不像通常假设的那样由目前的成本决定,而是与未来的利润预期挂钩。

无怪乎德国《经济周刊》(WirtschaftsWoche)杂志也在3月18日兴奋地写道:

“原油市场是……非常适合投资的地方。……例如,那些在过去12个月里将赌注押在石油上的人,按一桶原油的价格计算,几乎能够使他们的赌注翻倍。”

当然,这削弱了制裁的效果。尽管实施了禁运,但预计俄罗斯今年(2022年)化石燃料出口收入将增加137亿欧元。

国际生产重组的公开危机

比制裁的直接经济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其在国际生产重组框架下的全球性的、战略性的冲击,这一影响目前还难以预见。与美国垄断企业主要在巨大的国内市场生产和销售产品不同,德国的国际垄断企业主要在国外生产,并在那里实现最大利润。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战具有双面的影响,因为它同时也促使俄罗斯更加坚决地扩大同反对制裁的国家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与新帝国主义□国的“友好关系”,使它们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和军事集团。

因此,北约和欧盟的制裁政策导致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终结,而后者是国际生产重组的关键经济条件。有迹象表明,业已爆发的全球经济战将在未来扩大。例如,在2022年5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自由比自由贸易更重要”的蛊惑性口号下,要求与中国经济脱钩。现有的国际分工受到了质疑,但与此同时,它仍然是产生最大利润的垄断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重要的综合生产系统被撕裂,整个工业部门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联系被切断,陷入了长期的危机。限制甚至完全切断先前开放的销售市场,同样也会对超级垄断组织大规模增加的产品的销售造成阻碍。全球经济的未来难以预料,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遭遇了战前就已出现的物流、能源和原材料危机,以及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柏克(Annalena Baerbock)预言,未来世界将出现“危机的飓风”。

在全球经济中,国际生产重组的公开危机已经出现,这极大地加速了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不稳定。向全球经济战的转变,也极大地激化了革命的国际化生产力与民族国家政权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织之间的主要矛盾,从而大大增加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新世界秩序”的诸神黄昏》(Twilight of the Gods – Götterdämmerung over the “New World Order”)一书写道:

“帝国主义能够进行生产的重组,但由于其内部矛盾无法解决,因此它永远不能建立一个世界国家,这表明帝国主义已经走到了其历史发展的相对极限。现代生产力需要符合其国际性质的生产关系,而这种生产关系只有联合起来的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