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参考 | 阿富汗共产党(毛主义)评美国撤军

目录

我们是“国际红色通讯”,微信号:IRN-2nd

This is International Red Newsletter.、

阿富汗共产党(毛主义)关于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出占领军的声明

(发表时间不明)

2021年4月13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宣称,他将在2021年9月11日之前撤离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结束美国有史以来最漫长的战争”。

美国选择9月11日撤军,是因为拜登政府试图强调“入侵和占领阿富汗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这样的谎言。拜登称:“我们打仗有清晰的目标。我们已经达到了那些目标。本·拉登已死,而‘基地’组织在伊拉克已溃不成军——在阿富汗也是。”然而,真相是美帝国主义在阿富汗的所有目标都已经破灭了。

美国在阿富汗发动战争,是为了实施“新美国世纪计划”(project for new American century)[1]——一个旨在利用军事手段防止美国全球霸权衰退的计划。布什政府的新保守派[2]制定出这一计划,企图通过穷兵黩武、侵略和统治那些被帝国主义占领的国家,维护美国霸权。这一策略又以“布什主义”[3]而著称,为美国所谓“预防性”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依据。虽然9·11事件后,美国对阿富汗的入侵和占领被冠以反恐战争的名义,然而事实上,阿富汗战争完全是在贯彻布什主义,其真实目的是强化美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通过军事进攻以及对被占领国的进攻,建立单极世界秩序。这个计划的始作俑者一开始就在谈论“持续战争”。侵略阿富汗是这一策略的起点,而占领伊拉克则是它的续集。

(译注:[1]新美国世纪计划:于1997年出炉,声称要确定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核心内容是通过所有必要手段扩大和保持美国全球霸权,具体内容包括:在南欧、东欧和中东驻军,军费开支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控制媒体和互联网。

 [2]新保守主义者:一种政治思想、动向及运动,来源于二战,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从先前的自由派观点转向保守目标和方法的美国意识形态。在里根及小布什执政期间推崇。新保守主义的“新”有两个原因:第一,当时提出这种主义的具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背景者;第二,新保守主义不同于原本的保守社会政治思维。

[3]布什主义:指小布什政府从美国共和党保守主义、现实主义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外交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并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以强硬、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其显著特征在于一反国际法规则的所谓“先发制人”政策,所以“布什主义”也被称为“先发制人主义”。)

巴拉克·奥巴马和唐纳德·特朗普不仅延续了“布什主义”和“持续战争”政策,而且还在其他西亚和非洲国家扩张侵略。现在,美国虽然正在从阿富汗撤军,但是并无意终止“没有尽头的战争”。乔·拜登称:“在我的指导下,美国政府班子正在完善国家策略,监测并瓦解重大的恐怖主义威胁。重大的恐怖主义威胁不只存在于阿富汗,还有可能在非洲、欧洲、中东或别的地方出现。”因此,拜登政府将延续布什政府新保守派在“反恐战争”的名义下发动的战争和侵略。由此可以看出,美军已经在阿富汗达成其“既定目标”的宣言不过是谎言。显然,美国的“既定目标”之一是消灭阿富汗境内的伊斯兰恐怖分子,然而伊斯兰恐怖分子恰恰是美帝国主义曾在该地区建立、支持和装配的一支武装力量。美国对阿富汗的侵略和占领不仅没消灭这些武装,而且还扩大了他们的军事行动和意识形态传播的范围。因此,除了塔利班[4]和“基地”组织[5]外,“伊斯兰国”(ISIS)也开始在阿富汗活跃了起来。

(译注:[4](阿富汗)塔利班:意即“伊斯兰教的学生”、神学士,是发源于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组织。曾公开表示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利用阿富汗领土威胁其他国家,近年同阿富汗政府和国际社会保持着对话接触。大部分成员是阿富汗难民营伊斯兰学校的学生,故又称伊斯兰学生军。阿富汗塔利班纪律严明,主张铲除军阀、重建国家,并提出反对腐败、恢复商业,因此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塔利班声称要建立世界上最纯洁的伊斯兰国家。

[5]基地组织:是一个伊斯兰教军事组织,于1988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后期由沙特阿拉伯富商本·拉登创立。在阿拉伯有10多处训练基地,对从各国来到阿富汗的成员进行恐怖活动训练。苏军撤退后,目标转为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腐败政权”。该组织主要在中亚、中东地区活动。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列为世界恐怖组织之一。)

美国另一个“既定目标”是建立傀儡政权,保障在阿富汗的帝国主义利益。为达到这个目标,美国自付经费,建立和完善了一个傀儡政府。可是20多年过去了,这个傀儡政府仍然缺乏合法性和政治凝聚力,根基不稳摇摇欲坠。这个政府由资产阶级买办和半封建政治势力组成,他们唯一意见一致的地方就是向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被帝国主义奴役。这些势力在傀儡政权存在之初就分成了两派。政权中的多数派赞成总统制,也就是维持现状。但是反对派,特别是伊斯兰正义党(Jamiat-e-Islami party),希望重新建立去中心化的体制,实现总统和总理的分权。政权内部的派系之争是其当今缺少凝聚力的重要原因,并且可能成为其最终解体的一个因素;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担心阿富汗“内战”的爆发,以及“内战”的激烈程度。

拜登到访驻阿美军公墓的时候,以殖民者特有的傲慢说道:“你们可能记得,最开始,我没有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统一……阿富汗。”这是美帝国主义的领导者歪曲美国在阿富汗近40年来的破坏性举措的又一个谎言。如今阿富汗所有的社会危机、战争、反动暴力,以及包括塔利班和“伊斯兰国”在内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兴起,美国领导人都装作与美国的入侵及其帝国主义政策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阿富汗40年以来每个阶段的危机都反映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危机。危机开始于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并随着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崛起,以及美帝国主义及其盟友的直接侵略和占领而加强。如今,20年的战争不但激化了阿富汗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还使社会的阶级分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那些控制着傀儡政府的官僚资产阶级买办们简直把这种状况当成了掠夺和分赃大会。但是阿富汗的人民、工人阶级、农民和小资产者却忍受着贫困和永无休止的战乱和暴力,境遇极为悲惨。近20年来,阿富汗一直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因为那些操纵着傀儡政府的叛国者和反动势力只有掠夺帝国主义的援助、公共土地及群众的财产,才能积累他们的资本。

塔利班还没有明确描述出他们想要建立的政治制度。过去,塔利班在伊斯兰酋长国名义下建立的政治体制,实则是由像阿米尔·穆米宁(Amir al-Mu’minin)那样的毛拉领导的独裁和神权政体。但是塔利班领导人很清楚,他们的伊斯兰酋长制度没有国内的支持,也不被地区和国际势力看好。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甚至巴基斯坦都不希望这个伊斯兰酋长政权重新上台。所以塔利班激化战争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在和谈中取得成果。现在,塔利班要求释放他们的囚犯并要求将他们的领导者移出联合国黑名单。如果这些要求得以满足,塔利班就有可能参与下一轮谈判。

虽然美帝国主义已经许诺在未来支持并资助他们的傀儡政权(译注:现已被推翻的阿富汗政府),但是如果美国真的撤军,军事力量平衡可能改变,并向有利于塔利班的方向倾斜。过去,甚至在傀儡政府拥有美国占领军的空中支援的时候,塔利班就试图抢占地区和省会。所以可以预料,在美国撤军后,塔利班将以更高的士气重返战场。

美帝国主义现在指望联合国能用外交手段保护它斥资2万亿美元建立的傀儡政权。但十年来为和平而展开外交的经验表明,这只能加剧战事。尽管美帝国主义很可能从阿富汗撤军,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帝国主义终止对阿富汗的占领,也不意味着塔利班的胜利。如果外交努力取得成功,塔利班最终将与傀儡政权合并,塔利班将屈从于傀儡政权和帝国主义,同时阿富汗的殖民局势将继续维持。傀儡政权的政治、安全和军事机构都将依赖于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傀儡政权与美国的安全协定和傀儡政权本身将继续维持帝国主义对阿富汗的统治,傀儡政权将继续依赖其宗主、美帝国主义及其盟友的支持——他们承诺继续向傀儡政权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

不同于特朗普,拜登让更多国家介入了阿富汗事务并已得到俄罗斯和中国的部分支持。这将加速塔利班和原政权间的妥协。另外,如果其他介入阿富汗事务的国家,如土耳其、卡塔尔、巴基斯坦,以及联合国的努力奏效,塔利班就会参与“和平进程”谈判,傀儡政权也将与塔利班合并重组。从妥协中诞生的新政府将重新成为封建-资产阶级-买办阶级的代表。这也会强化当前政权中神权、民族主义和性别沙文主义的一面。塔利班和傀儡政权内部的势力拥有同样的阶级基础。塔利班和圣战者一样,曾被美帝国主义和它的盟友武装。在危险而反动的势力组成的政府下,人民将更加深陷于阶级剥削的枷锁,遭受双重的社会压迫,而资本积累也将继续伴随着对人民的掠夺,让整个国家积贫积弱。因此,在和平的名义下的和解和勾结很明显与这个国家和真正的和平毫无关系。只有朝着社会主义方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是真正的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让阿富汗成为世界革命的基地,否则,阿富汗仍将是世界危机的中心、帝国主义的温床和塔利班、“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活动中心。毫无疑问的是,局势仍在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状况既会为我们带来挑战,也会给予我们机遇;我们要勇于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新机遇,并利用这些新挑战、新机遇加强革命道路建设。

阿富汗共产党(毛主义)

  • 来源:阿富汗共产党(毛主义)网站(永恒火焰)

http://www.sholajawid.org/english/main_english/withdrawal_E_sh_27_d4.html

  • 翻译:Peter

校对:谢廖沙